記得以前在敎語言學概論時學到嬰兒跟媽媽開始溝通的第一步就是在餵母奶的時候。小孩吸一口,媽媽就輕輕的跟小孩講話,小孩再吸一口,媽媽再輕輕講話,然後這樣一來一往。或許對小小孩而言,他們只是在"喝奶",但聽到媽媽的聲音、感受到媽媽輕輕拍他們的頭,這種感覺自己不是孤單的在吸奶,應該就是溝通不能只有一方的一個最原始的例子吧!記得一開始Emiel還不太會連續喝奶的時候(當然也是媽媽奶腺還沒有完全通吧),還要靠阿德用力擠,所以那時候的"溝通模式"就變成爸爸擠好多下,小小孩吸一下,爸爸再擠很多下+媽媽痛的哀哀叫,小小孩再吸一下。餵母奶上軌道之後,就變成小小孩吸幾口、媽媽大噴奶,小小孩受不了奶注便把嘴巴撇開,奶注噴的小小孩的臉到處都是奶,媽媽急急忙忙拿布吸奶,回復正常供應後,跟小小孩的吸奶溝通才恢復正常。

接下來的溝通模式就是在Emiel大一點會尖叫的時候。那時候的他在探索自己能發出什麼聲音,所以會有各種不同高低的尖叫。他尖叫的時候,我也用尖叫回應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頻率差不多,兩個互相"啊------"的尖叫變成我們的溝通模式。後來演變成爸爸跟Emiel比賽誰的尖叫時間比較長。還好Emiel不計較爸爸無法跟他抗衡的尖叫音高!那個時候我也發現Emiel開始聽得懂我講的話或唱的旋律,像是哼唱要喝奶的旋律,他就會很開心,本來在歡也會變成等不及的聲音。

Emiel六個月的時候,下面長了兩顆牙,那個時候的他,會講的字就是"巴巴吧",或是"巴巴巴巴爸" 。當然阿德沒有傻到認為Emiel會叫他了,只是怎麼小小孩會發的第一個聲音是"巴巴",不是"媽媽"呢? 一直以來有個說法是世界很多語言的媽媽都是一樣的發音,是因為媽媽是小孩發的第一個音,難道這個說法錯了嘛?曾經有一度我們以為Emiel已經把"巴"這個發音跟阿德連結在一起,但Emiel總在開始"巴巴"後,硬是再加一個"吧"在字尾。

後來上排四顆牙齒同時間冒出來後,Emiel也不再巴巴叫了,改成"搭答(ㄉㄚ ㄉㄚ˙)"。非常有趣,長了門牙後搭答這個音就發的出來了。

現在十一個月大的他是巴吧,搭答混著講。吃餅乾的時候更是愛講話,嘴巴裏面有東西,什麼渣搭阿巴都混著發。他懂的句子跟字也越來越多。每天晚上我跟阿德就喜歡考Emiel (有點像是荷蘭文跟中文的競賽!)。我們會輪流用自己的語言問Emiel 黑色的蜘蛛在哪(掛在他尿布檯上的小吊飾)、鱷魚先生在哪 (ikea買的一個鏡子)、花在哪 (廚房插了一枝玫瑰花)、爸爸媽媽在哪,從Emiel會把頭轉到那個東西的方向,我們就知道他聽得懂。阿德努力要他只說巴吧、不要叫他巴巴吧,但"糾正"了一陣子後,又回復到巴巴吧了! 半夜Emiel醒來,也會在床上巴吧,本來是要訓練不要理他,讓他睡過夜,但聽到小小孩在叫巴吧,阿德也忍不住爬起來去抱他。我也發現Emiel會說夢話,說的還是他懂得這兩句"搭答"跟"巴吧"!

發現小小孩懂得越來越多,跟他的相處也越來越好玩(雖然還是要猜現在這樣哭是怎麼樣)。想要跟他講話,就是跟他搭答,他也會搭答的回應。他想要去看他認識的蜘蛛、花、燈、花園的野鳥的時候,就會一肢手伸的長長的,手掌成宣示的姿勢告訴我們他要去哪個方向,實在很可愛! 當然啦,你要去的方向跟他相反的時候,也是會大聲哭鬧抗議的。新手爸媽不時幻想小孩會講話的時候溝通會容易一點,如果是這樣的話,代溝又是哪裡來的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reshold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